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如何正確使用胃藥

/藥劑科 蕭如君 藥師
 胃藥的作用
    一般坊間俗稱的胃藥,正確來說指的就是我們所謂的制酸劑,顧名思義主要作用在於中和胃酸,用來緩解或預防因「胃酸過多」所引發的心灼熱、胃酸消化不良等症狀。一般人在就診時錯誤的認為所有藥物都需與胃藥併用才不會傷胃,因此經常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胃藥服用,殊不知其實市面上約八成以上藥物是不會傷胃的且有許多藥物與制酸劑是會產生交互作用而影響吸收降低藥效的,尤其當與抗生素併用時降低藥效的結果,不但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嚴重還可能會使治療失敗。

 胃藥的種類與常見副作用
    一般民眾俗稱的胃片指的就是制酸劑,以鋁、鎂、鈣等金屬鹽類單方或複方製劑最被廣泛使用,長期服用鎂鹽製劑可能造成腹瀉、高鎂血症,鋁鹽製劑則可能引起便秘,對於腎功能不全患者尤應特別小心,可能因排除障礙而造成鋁、鎂蓄積而致嚴重不良反應,鋁中毒可能引起神經病變,增加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含有碳酸氫鈉的制酸劑,服用後中和胃酸作用迅速,但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可能導致脹氣,亦可能造成反彈性胃酸分泌,應小心評估使用。含量高的制酸劑,建議較不適合用於心臟病、高血壓及腎臟病患者身上。選用制酸劑時,藥物副作用皆應列入選擇考慮。其他胃藥還包括:胃黏膜保護劑及抑制胃酸分泌(如:乙型組織胺受體阻斷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等藥物,臨床用來治療消化性潰瘍、胃出血等疾病。

 可能傷胃的藥物
    只有小部分(20)的藥物可能傷胃,如:類固醇作用為促進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對胃壁的刺激及傷害;另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阿斯匹靈,可能傷胃的作用為抑制人體正常保護胃壁對抗胃酸的機制,意即破壞了胃黏膜的保護因子;其他如:鐵劑和小部分抗生素也可能造成胃腸副作用,但短期服用也並非每個人皆會受到影響,除非長期服用,否則少見造成急性胃炎、潰瘍、出血等症狀。了解藥物可能傷胃的作用機制後,就能明白制酸劑對於長期使用止痛消炎引起的胃腸潰瘍並無法達到有效的預防效果對於一般藥品造成的腸胃不適(噁心、嘔吐)也是沒有實質幫助的。服用上述可能傷胃的藥物時,可採飯後服用或以其他方式來緩和腸胃不適的副作用,短期使用並非一定要併服胃藥。

 胃藥服用時機
    絕大部分藥物都無需併服胃藥的,若無法免除使用胃藥時(如:罹患消化性潰瘍患者)必要時併用胃藥亦應評估是否會影響其他藥物之藥效,請透過醫師或諮詢藥師確認所服用藥物中有無受制酸劑影響而降低藥效的藥物交互作用存在若會影響藥效則建議應在主要藥物服用後,間隔2小時再服用胃藥,以達到不傷胃又充分發揮藥效之功用。「胃藥」服用時須注意:懸浮液劑型服用前請先振盪均勻,懸浮液效果會優於錠劑;錠劑藥品很大顆的請嚼碎服用,切勿整顆吞服,嚼碎後吞服效果較佳。

 結語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不少人有胃痛的毛病,有許多民眾常會自行購買胃藥來緩解胃痛的症狀,但胃酸是細菌進入人體後所遇到的第一道防禦機制,若長期不當服用制酸劑,可能造成胃內酸鹼值升高,減弱胃酸殺死細菌的能力,導致胃內細菌過度滋生而增加腸道感染風險,也可能因為症狀緩解而遮蔽胃痛真正的病因,忽略根本治療而導致嚴重的後果。找出胃痛真正的原因,諸如:適度紓解精神壓力,改變飲食習慣、減少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過量的咖啡、油膩食物、甜食),方為根本解決之道。胃藥畢竟還是藥,不必要的服用也會引致副作用的,因此必須建立正確使用胃藥的觀念,臨床上胃藥種類及作用互異,清楚藥品傷胃的作用才能選擇適合的方式預防,否則胃藥多吃無益,徒增資源浪費及增加副作用發生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