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精神科 林佩怡 臨床心理師
對於共睡同一張床數十年的另一半,我們總是習慣覺得彼此「應該」是最瞭解彼此的人:「我知道我先生最喜歡吃甚麼」、「我知道我太太最喜歡去哪裡玩」、「這樣做太太肯定會很開心」、「我這樣安排老公肯定會喜歡」。
在我們做了「自己認為」另一半一定會喜歡的事情時,心中其實也期待著對方給予肯定或正向的回應,當對方的回應不如我們預期的時候,甚至有的時候反而是指責或冷漠回應時,不禁就會想著:「我花那麼多心力去做這些事情了,他(她)怎麼可以這樣,錯的當然就是他(她)。」因為這種挫折或失落需要有個出口投遞,我們絕對不能認同以「是我想錯了嗎?」或是「是我猜錯了嗎?」的方式來反觀自己,因為這樣一來是對自己辛苦努力與自我價值的否決,這種感覺反而更難受,唯有先去指認對方的錯,才能讓自尊還有一些存留的空間,也不至於覺得自己在關係裡是抬不起頭的人…
「我都精心地照她一直以來喜歡的旅遊安排來策畫了,居然還不開心?我老婆根本就是一個很難搞、難伺候的人!」
「他居然吃麥當勞還比在家吃我煮的菜開心,我做的都是他喜歡吃的菜耶!虧我忙了半天一點價值都沒有!根本就是他一點都不懂女人的辛苦!」
但時空在改變,整個社會環境也在改變,一個人對事物的喜好、對生活的習慣、對某些論點的看法很難亙古不變,或許我們還可以觀察得到對方的外在行為表現、生活習慣的轉變,但內心感覺與想法的轉變,若不用「真誠地傾聽」,你怎麼知道他(她)在想什麼,若不用「適當地表達」,他(她)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其實老是猜錯的你或他(她)都很辛苦,努力總得不到肯定,是很容易感到挫敗、關係就容易有隔閡。
舉例來說,家裡有了孩子之後,影響的不是只有眼前看見的(例如:「為了孩子的教養要搬家、要換工作」、「家中家具擺放位置要變動」、「飲食也不能只是外食、也需要變得更健康一點而在家開火」等等),還包含隱藏不見的觀念或想法上的轉折:
「生小孩後,先生假日都要求回婆家住,回去後只顧他自己跟家人聊天而不管我!只因為他假日懶得幫忙顧小孩就要去仰賴他媽媽嗎?真自私!生小孩前我們只有過年才需回婆家,所以我跟婆家的人一點都不熟,根本不知道怎麼相處?」
但先生則說;「過去我與父母親關係不好而不喜歡回家,自從有了小孩之後,明白父母親的辛苦,所以我覺得我該多回家去和他們相處。我老婆也真自私,怎麼就不明白這點,這麼不願意跟我家人相處,一直跟我吵!回去後我媽也會幫他顧小孩,這樣她不是比較輕鬆嗎?」
總結上面的對話,太太在意的是「過去沒經驗,不知道怎麼與先生的家人相處」,但錯誤地把先生行為解讀成「因為懶得顧小孩而要回家把責任丟給婆婆」,先生在意的是「自責過去沒能好好諒解自己的父母,想重新修復關係而也進一步幫助自己未來的親子關係」,但也錯誤地解讀太太行為成「不瞭解自己、不願意與自己的家人相處」。
一問之下,他們每到假日吵架時都只是在說「我不回去、你自己回去」、「你真自私」、「你變了,一點都不瞭解我」、「你才變了,我是真的已經不認識你了」…
沒有一方願意好好「真誠地傾聽」或「適當地表達」,其實雙方的需求並不牴觸,只是沒能好好去瞭解在這個時刻對方要的是什麼、在意的是什麼,多只是用自己瞭解對方的方式來猜測這些行為,也認為對方都應該能瞭解自己所想的,結果卻是誤解很大」。其實,你沒能「適當地表達」,對方真的沒辦法完全猜對,另一方面也要去看看自己能不能給對方完整表達的機會,是否能足夠地「真誠地
傾聽」對方的內在需求。
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期待枕邊人應該要最能瞭解或體貼自己,但事實上兩個人還是不同的個體,生活中會遇到的風景與體悟還是會有所不同,我們期待的是不管路途中遇到多少變遷與變故,彼此還能共同陪伴、相輔相成,共同對抗這些未知數。夫妻需要同修的課題很多,但若能「真誠地傾聽」與「適當地表達」,這些問題說不定就已先迎刃而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